习近平离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访问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
学习贯彻三次全会精神在行动●“振兴路上谱新篇”|十八洞村的明白账

伊宁县人民法院多措并举 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格局

发布时间:2020-10-18  来源:中国法院新闻网  字体大小[ ]

  法院讯(来琳 周茹)伊宁县人民法院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宗旨,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不断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努力实现诉服中心功能定位从立案受理向诉讼全程服务转变,实现工作布局从搭建平台向一站式解纷转变,实现服务方式从大厅现场服务向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转变,实现解纷方式由单一审判向社会联动转变,勇当“诉前调解”急先锋,主动参与并指导诉前调解工作,把纠纷化解在基层,把矛盾解决在当地,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进一步完善诉调对接平台建设,推动对接平台便民化,形成解纷合力,提高社会各方参与度、协同度。

  一是完善诉调对接中心建设。在上一年度多元化解纠纷工作基础上,完善“诉调对接中心”,对接中心设立在伊宁县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指定专人管理,强化工作职责,发挥诉调对接中心诉讼辅导、分流过滤、调解速裁等功能,逐步提高诉至法院纠纷的过滤分流比例。

  二是规范调诉程序。以“团队化”建设思路,整合诉内、诉外解纷资源,推广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矛盾双方当事人通过调解平台客户端立案、选择调解团队或调解人、通过互联网多种渠道进行调解。推进繁简分流,形成调解协议,没有达成和解或者调解协议的转立案,由调解员在流程系统中将案件重新转回立案环节,案件再以“民初”立案进入诉讼程序。

  三是组建专业调解团队,扩充调解力量,多元开展调解。在诉调对接中心按照审判团队模式组建调解团队、速裁团队,在伊宁县辖区20个乡镇场设立法官工作室,将48名法官及法官助理按照民汉搭配分至各个法官工作室,帮助基层化解矛盾纠纷。截止目前法官工作室已调解纠纷39件。在诉调中心设立律师调解室、金融纠纷调解室、家事法庭,根据解纷类型需要,不断扩大在法院设立调解室的各类组织、机构的范围。将保险公司、交警部门、司法部门、金融机构、律师等专业人员纳入调解平台,加强调解队伍建设,充实专业调解力量。

  进一步完善配套保障

  一是加强特邀调解员管理制度建设。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特邀调解的规定》的要求,规范特邀调解名册管理,细化特邀调解员行为规范,完善特邀调解员资格认证,建立特邀调解组织、调解人员培训制度,提升特邀调解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形成特邀调解资源的共享。量化特邀调解员工作,探索采取多种奖励机制,提高其积极性。

  二是建立诉讼辅导、分流制度。在立案登记阶段对当事人给与纠纷解决途径、诉讼心理、司法认知的指导,帮助当事人选择更加高效便民利民的解纷途径。通过对诉讼成本评估,优化工作流程,对诉至法院的纠纷进行过滤、分流,引导当事人选择适当的非诉解纷途径办理,促进纠纷高效分流化解。

  三是完善诉调对接案件管理机制。将诉调对接、指导调解工作纳入法院整体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立案部门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管理诉前调解案件,强化与调解组织的沟通对接。将委派调解、委托调解、专职调解、司法确认等指标纳入审判管理系统。将诉前调解结案数量计入法院调解纠纷数,积极探索法院诉调对接数据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实现对接,为分析预测矛盾纠纷、风险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截止目前,伊宁县人民法院已对调解成功的374件纠纷进行了司法确认。

  进一步提升线上解纷水平,积极助力疫情防控

  探索充分运用诉前调解平台、新疆移动微法院等小程序,实现线上调解、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等一体化服务,在便民利民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员的聚集,降低了传染风险。截止目前,我院已通过线上调解案件1318件,电子送达8495人次,网上开庭298次。

  进一步加大多元解纷工作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伊宁县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伊宁县人民法院多元解纷、诉前调解工作。通过“以案释法”“司法为民”“多元解纷”等栏目,推广伊宁县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方面的好的经验和做法,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多元解纷工作。截止目前已发布相关信息87篇,其中被各级媒体采用20余篇。

  二是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展示清晰的“诉前调解流程示意图”,将相关法律规定上墙,使群众简单直观的了解法院诉前调解的便利性、快捷性、经济性。通过工作照片生动直观的展示法院多元解纷工作取得的成效,使来访群众对多元解纷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法院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