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印发关于做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提名评选工作的通知
习近平: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推进国安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

红军糖、红军柚……每个名字背后有着令人动容的红色故事

发布时间:2021-04-06  来源:央视网  字体大小[ ]

  原标题:焦点访谈:八十六年的红色情缘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贵州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间停留时间最长、留下印迹最多的省份。红军转战贵州,在这块土地上不仅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也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段红色情缘跨越了80多年,直到今天。我们先去黔西南州的普安县看一个故事。

  清明节前,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的桂镜富带着家人来这里看望葬在这里的祖父桂崇儒。桂崇儒是位年轻的烈士,曾是共产党领导的黔西南讨蒋自卫军第一大队第十中队队长。1949年11月16日,在贵州黔西南解放前25天,他不幸被捕,倒在了敌人的刺刀下,年仅28岁。每次祭拜爷爷,桂镜富都会和家人们回忆起桂家几代人和红军间的一段传奇故事。

 

  桂家并没有人参加过红军,然而红军却深深地影响了包括桂崇儒在内的桂家几代人。1935年3月,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开始全力向云南转移。4月21日白天,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主力到达了位于云贵交界的泥堡村。这是一个多个少数民族混居的村落,受到国民党宣传的影响,村民们对红军的到来戒心重重。当时,桂镜富的爷爷桂崇儒只有14岁,听说红军进村,和家中老老小小都躲进了山中,只留桂镜富的曾祖父桂宽礼一人在家看守。不过,红军到来后,他们的一言一行让村民们发现,这些人和别的军队不一样。

  红军请求能将指挥部设在桂家,桂镜富的曾祖父桂宽礼看到他们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非常感动,召回了家人,不仅向红军敞开了家门,还拿出了当地回族人招待贵客的好东西——箐茶来招待红军。箐茶,就是今天的古树茶,当年泥堡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有种植。为了招待红军,桂家还用上了最传统最复杂的冲茶技艺。

  红军借宿桂宽礼家一晚,第二天红军启程离开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桂宽礼的家人一清点,发现头一天煮茶的茶壶不见了,就告诉了红军。本以为就是随口一说,但红军战士却认了真,来不及帮忙寻找,就把自己的茶壶给了他们。然而,桂家人不久后就找到了自家失踪的那把茶壶,却再也没法把红军的茶壶还回去了。

 

  红军只在泥堡村停留了短短一天一夜就离开了,继续西进云南,谁也没想到,就这短暂的接触,却在14岁的桂崇儒心里种下了革命的种子,红军的一言一行,特别是那些朴素的革命道理都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后半生。成年后,他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黔西南讨蒋自卫军第一大队,成为了第十中队的队长,在黔西南一带开展武装斗争。1949年2月初,当与另外一支游击队汇合时,桂崇儒不假思索喊出了欢迎红军的口号。

  几天后,桂崇儒和300多名战友一起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的兴仁鲁础营暴动。他不仅参与了开仓放粮,还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鲁础营暴动后,为了营救一名被捕的同志,桂崇儒不惧危险,秘密进入了敌人严密控制的兴仁县城。然而在1949年11月16日,他偶然被敌人认出,不幸被捕。

  25天后,黔西南宣告解放,而28岁的桂崇儒却壮烈牺牲,没能看到胜利的景象。一座宅子,一碗古树茶,一把铜壶,牵起了几代人的红色情缘,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到了桂镜富这一代,桂家人毫不犹豫将宅子和铜茶壶拿出来,建成了红军长征纪念馆。

  桂家人和红军一天一夜的相遇,牵起了几代人的红色情缘,红军精神薪火相传。而在贵州北部习水县淋滩村,当地一些产业的发展也和红军战士有着不解之缘。

  临近清明,赤水河畔的淋滩村里,成片的柚子树开始开出一簇簇洁白的花朵。在柚子开花前,村民宋光平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从自家的一棵柚子树上剪下枝条,帮助有需要的村民进行嫁接。

 

  宋光平的父亲宋加通老家在江西,上世纪八十年代回老家时发现家乡的柚子又大又甜,想到淋摊的土质和家乡类似,于是试着带了一棵柚子苗回来栽种,没想到一种就成功了。宋加通是红军,为了纪念他,村里给这个柚子起名红军柚。

  1931年,宋加通在江西参加红军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跟随红军开始长征,随后进入贵州。为了保障红军顺利北渡长江,当年2月,宋加通在习水加入了黔北游击队,为中央红军断后,却在不久后的战斗中左脚负重伤,离开了队伍,被当地的一户老百姓冉吴氏一家收留照料。

  当时敌人四处扫荡,冉吴氏一家就只有每天把宋加通背到不远处一个山洞里躲藏。一年多的时间,宋加通在冉吴氏一家的帮助下养好了伤。这期间,他得知在40公里外的淋摊村有不少流落的红军伤员,于是决定前往淋摊寻找组织。凭着坚定的信念,宋加通走到了淋滩村,和100多名红军伤员汇合,这些红军伤员在淋摊村村民的救助下逐渐恢复。

  老百姓无私的帮助,让宋加通和战友们捡回了一条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样的信念更加坚定。此后,宋加通与留在淋滩村养伤的原部队党员在这里召开秘密会议,恢复和接上组织关系,在自己家中成立了中共地下党淋滩红军支部,继续为革命四处奔走,同时,革命的星火也传播开来,年近90的刘富国就是当年地下党支部发展的党员之一。

  如今的宋光平不仅种植着柚子,看守着父亲当年成立的临时党支部遗址,还制作红军糖,是村里有名的制糖师傅。淋摊村里,红军柚已经发展到300多亩,红军糖已成为产业,凭着这些红色资源村子脱贫致富。

 

  每年清明,宋光平会带上一簇柚子枝,替父亲到不远处的青杠坡战役遗址祭扫,这里埋葬着他父亲宋加通当年的战友们。洁白的柚子花,寄托着来自故乡的哀思,也告慰英烈,在他们曾经奋斗的地方,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红军糖、红军柚,在贵州,以红军来命名的地名和产品还有很多,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令人动容的红色故事,每个名字里都寄托着当地群众对红军的热爱。红军精神已经深深扎根在了这片土地上。当年红军来到这里,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今天,红色产业不仅仅是精神的传承,也是致富的路径,正让老百姓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

中国法制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